國內不良金融債權(NPL)市場之概況(一)—-市場形成篇

文 / 張震律師

早在民國八十九年十月間張俊雄先生仍為行政院長時代,行政院財經小組的擴大會議即已做出:「引進國際資產管理公司(AMC),加速我國金融事業現代化。」之結論,由財政部規劃引進國外金融機構來台投資設立資產管理公司,並規劃這些AMC將來可以用信託公司或一般公司或在國內成立分公司的方式成立。政府引進外國AMC進入本國金融市場的目的在於希望以國外資金迅速處理本國銀行之不良債權(NPL),協助我國從事金融改革之外,並能移轉其專業金融技術、培訓國內金融人才、增加國內就業機會,以提升我國金融發展。

國內金融機構之逾放比例到底有多高?官方說法向來為8%到8.5%之間,然國外評等機構向來主張應達15%,日前來台參加「2002金融高峰研習營」的國際知名學者紐約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歐特曼(Edward Altman),則大膽估算應高達30%(見91.8.19經濟日報第七版)。至於銀行不良債權之金融黑洞到底有多大?財政部原來所提金融重建基金(RTC)的規模在1400億元,陳總統日前提出「二五八金改計劃」,預計二年內把整體金融機構的逾放比降到5%以下,同時把資本適足率(BIS)提升至 8%以上,並認為我國重建基金之規模有進一步擴大之需要與空間。其後,財政部長李庸三對外表示RTC的規模應提高到9000億元(91.8.20經濟日報),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則預測約為9500億元,美商高盛證券最近所發表「台灣的銀行出路」研究報告則估算約需1.1兆元。事實上,截至90年底,台灣金融機構的NPL總金額約達1兆7000億元。惟不論如何,大規模的處分銀行NPL,降低銀行的逾放比,提高資本適足率,仍是未來整頓金融的重頭戲。

目前已經標售或計劃標售不良資產的銀行有哪些?首開風氣之先的第一銀行到目前為止業已標售出697億元之不良債權。分別是91年3月27日標售132億元不良資產給澤普世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美金1.3億元之海外不良資產出售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資產管理公司。之後5月間,富邦銀行50億元之NPL再度由雷曼兄弟得標。6月間,萬通銀行20億元NPL、合作金庫50億元NPL及萬泰銀行21億元NPL,均由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TAMCO)得標,萬泰銀行另有一批60億元NPL由美國孤星亞太資產管理公司(Lone Star Asia-Pacific Ltd.)得標。第一銀行於91年7月30日第二度標售四批共565億元之不良資產,其中182億元大型企業戶、152億元中小企業戶,合計334億元,由Lone Star得標;一批159億元中小企業戶由奇異資融(GE Capital)得標;另一批72億元消費性貸款戶則由台灣金聯得標。7月12日中華票券標售47億元之NPL而由美林證券得標。9月間大眾銀行60億元 NPL由摩根使坦利(Morgan Stanley)得標,交通銀行178億元分別由美林證券(Merrill-Lynch)、索羅門(Soloman)得標;10月間,世華銀行80 億;11月間,日盛銀行71億之NPL均由中華開發資產管理公司得標(CD AMC)。年底前NPL之大型標案尚有:合作金庫613億元,彰化銀行250億元,台灣中小企銀250億元等不良資產計劃釋出。總計今年以來到年底為止本國金融機構所釋出之NPL已達新台幣3000億元之規模。

目前進入或打算進入台灣金融市場的資產管理公司有哪些?可區分本國與外國,外國的AMC除了前面所介紹的澤普世、雷曼兄弟、孤星、奇異等之外,尚有JP Morgan、GMAC、Lend Lease等多達十餘家之外商計劃搶食NPL的市場大餅。AMC在台灣係屬新興行業,由於NPL市場鉅大,吸引本國金融機構紛紛轉投資AMC進軍NPL市場,其中以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所轉投資的中華開發資產管理公司、及由13家國內行庫與3家外商銀行所共同投資的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為代表。台灣金聯的資本額最大為167億元,中華開發AMC目前資本額為50億元,但計劃增資100億元,將資本額提高至150億元,成為資本額排名第二的國內資產管理公司。

(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